工行淮安分行以科技金融之力 赋实体经济新能

当下,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也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战场。工行淮安分行紧跟时代步伐,立足区域发展实际,紧扣淮安市“科创走廊”建设规划,将科技金融列为战略重点,针对苏北地区科技企业“融资难、评估难”的痛点,打出“产品创新+服务升级+机制改革”组合拳,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,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一、搭建专业架构,构建科技金融新体系

为深入贯彻“五篇大文章”中科技金融的战略部署,激发科技要素活力,实现金融多元创新,激发内生动能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,工行淮安分行积极响应淮安市委市政府工作精神。2025年1月,工行淮安科技支行正式成立,并组建了一支“科技+金融”复合型专业团队。这一举措旨在将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投入到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领域,全力书写科技金融的精彩篇章。

工行淮安科技支行肩负重任,负责辖内科技型企业的营销服务、政策收集、数据整合以及产业链梳理等工作,立志成为全市及全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的“先锋队”。通过深度挖掘科创客群的多元化金融需求,以更大力度、更高效率支持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。秉持融资、融智、融商并举的理念,强化行内外联动协同,除传统信贷合作外,全面提升投行、普惠、国际、零售、结算等各项业务的覆盖率,积极探索符合淮安地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。在服务过程中,注重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,还凭借专业团队的智慧,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,助力企业对接各类商业资源,实现全方位的成长与发展。

二、创新多元举措,打造科技金融新范式

在产业规划与客户拓展方面,工行淮安分行结合淮安地区经济特色,精准聚焦1 - 2个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及细分领域,深入调研分析本地科创客户和产业集群情况,切实落实“一群一链一策一图谱”和“科技金融大生态圈”服务模式。依据特色产业规划,建立区域内科技型企业名单库,逐户走访名单内企业,深入发掘和收集需求,全方位加强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与非金融服务配套,全面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。

在产品服务创新与合作生态拓展上,工行淮安分行在运用好传统融资产品的基础上,积极与上级行共同开展融资模式、服务方式以及业务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探索。对推出的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积极开展试点应用,并及时梳理总结应用经验。主动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、科技园区、政府担保基金、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开展合作对接,结合当地科技产业发展与区域科技型企业培育政策,大力推进特色场景建设。围绕科创客群,与科技、工信、生产力促进中心、园区、科研机构、创投机构等开展专题对接和集中推介等系列活动,整合各方资源,拓宽客户来源渠道,构建起繁荣的工银科创生态圈。

同时,借助科技手段强化风险管控。充分运用外部大数据,围绕重点目标客群建立精准画像,同时建立科技金融风险监测模型,实时掌握外部科技行业趋势和企业市场变化,实现智能化风控和监测,为科技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。

三、呈现显著成果,彰显科技金融新成效

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。截至2025年1月末,工行淮安分行在科技金融领域成绩突出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贷户达到133户,贷款余额19.86亿元;专精特新有贷户49户,贷款余额6.38亿元;专精特新小巨人有贷户3户,贷款余额1050万元;科技型中小企业有贷户85户,贷款余额3.81亿元;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贷户91户,贷款余额54.37亿元。这些数据不仅彰显了分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积极作为,更体现了对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。

众多科技企业在工行淮安分行的支持下,实现了技术突破与规模扩张,带动了区域就业与产业升级。例如,瞪羚企业江苏松上科技有限公司,在获得分行的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后,成功扩大了生产规模,引进先进生产设备,提升了产品竞争力,市场份额不断扩大。同时,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,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。这些企业的成长,不仅是自身的成功,也是工行淮安分行科技金融服务成效的生动体现。

展望未来,工行淮安分行将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与使命,继续聚焦关键方向。一是完善科创评价体系,将碳排放、数字资产等新要素纳入授信模型,让金融支持更贴合时代发展需求;二是强化全周期支持,重点扶持种子期、初创期企业,建立“投贷保”联动机制,降低企业贷款成本,助力科技企业茁壮成长;三是筑牢风控底线,建立健全预警机制,对因研发停滞等原因经营不善的企业进行分级预警,确保业务稳健增长。

工行淮安分行将不断深化金融支持制造强国战略,持续擦亮“工银科创”金字招牌,以金融活水滋养科创沃土,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,在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道路上续写新篇章。( 丁壮 皇甫东旭)

 
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