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植历史文明脉络 助力数智浪潮未来——淮安电信网操维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

微信图片_20250316083554.jpg 

2025年月3月15日上午,淮安电信网操维党支部20余位党员走进了运河文明遗迹--板闸遗址公园,开展“根植历史文明脉络  助力数智浪潮未来”主题党日活动,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,探寻从古代漕运到数智未来的发展脉络,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,明确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。

站在板闸遗址斑驳的石阶上,触摸着明代闸口被流水冲刷出凹痕的青砖,大家恍惚间仿佛听见了运河上漕船竞发的号子声。这座六百岁的老闸口,这座曾掌控南北漕运命脉的水利枢纽,就像一本立体的历史书,记载着淮安人的生存智慧,更藏着通向未来的钥匙。

微信图片_20250316083621.jpg

微信图片_20250316083613.jpg 

明代的淮安作为运河沿岸重要的漕运枢纽,年运粮可达 400 万石,约 24 万吨,每日吞吐量约 657 吨。当时创新的 “七级船闸梯级调度”“分段接力运输” 等方式,以及漕船龙骨结构的改进,构建起庞大而高效的内河运输体系,这与如今中国电信助力打造的 5G 智慧港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如今,中国电信可在运河沿线部署 “数字孪生航道”,借助 5G + 北斗技术实时监测水道,水位预警响应速度远超明代 “石人水尺”;航运智能调度系统每天可以处理数万艘船舶数据,效率远胜于古代的纸质化管理。而当我触摸到带有历史印记的闸砖时,感受到它如同古代版 “区块链”,这不就是当年物流网络的信用节点吗?如今中国电信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为农产品溯源搭建 “数字粮仓”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。源于历史、超越历史,历史告诉我们,老办法里往往有新答案,这些“土办法”往往藏着大智慧。这场穿越600年的对话给予我们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启示:真正的创新,始于对传统的敬畏,成于对未来的想象。

微信图片_20250316083606.jpg 

大家纷纷表示,抚摸着闸口温热的青砖,入党誓言中的 “先锋作用” 在心中回响。作为新时代党员,我们要做数智未来的“开闸人”,推动中国电信部署 “低空智联网”、“量子护城河”;做数据要素 “摆渡者”,参与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,优化供应链上下游产能,服务经济发展;做技术攻坚 “龙骨匠”,用AI重构运维创新发展模式,解密数智未来。(崔斌 汪洁)
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